當“數字化”碰上現代物流會產生什么“化學反應”?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夢駝鈴物流產業平臺可以找到答案。該公司的數字平臺的顯示大屏上,每顆小紅點,代表著卡車司機處于“順風”狀態。
夢駝鈴物流產業平臺創始人朱吉告訴記者,2015年,他從上海來銀川出差,被銀川的區位優勢和營商環境深深吸引。那一年,寧夏物流企業盈利困難,物流價格低迷,同時,物流設施分布散亂、規模偏小,缺少有效集聚地規模化、專業化的物流園區。
看準這塊“蛋糕”的朱吉果斷放棄了上海輕松的工作環境以及良好的生活條件,在銀川創立了夢駝鈴品牌。“創新發展中專業人才尤為重要,4年前,銀川引入數字化物流理念的時間不長,高級物流人才較少,我們帶頭組建了由國內50多位行業知名專家及10多所高等院校組成的夢駝鈴物流發展研究院。同時,開展了‘政府-企業-學校-行業’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為客戶提供物流科技數字化及供應鏈管理服務的全流程行業解決方案。”朱吉告訴記者。
基于自主研發技術,公司打造了以夢駝鈴物流產業平臺為基礎、以貨主平臺、司機平臺、數據中臺、物流裝備平臺、MRO工業品平臺五大平臺為核心功能的數字物流與供應鏈生態圈。
截至目前,夢駝鈴物流產業平臺已服務貨主數量1200余家、整合運輸線路5000余條、注冊司機會員33余萬,累計運輸貨物超1.3億噸、運輸品類500余種、運輸車次390余萬。目前,已建立司機之家13個,并與全國近300座加氣站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整合LNG、CNG重卡20余萬輛,行駛里程累計28億多公里。
2021年,夢駝鈴物流產業平臺再創新高,公司營收超53億元,納稅超2.5億元。公司從剛開始的十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幾百人,并有了上萬平方米的辦公場所,旗下九鼎物流科技獲評“4A”級物流企業,入圍寧夏民營企業100強并位列第46名。
今年,該公司將在蘇銀產業園打造夢駝鈴數字經濟產業園,計劃于3月18日正式開工。蘇銀產業園將對物流裝備、整車、潤滑油、輪胎、電瓶、濾芯、防凍液、MRO工業品等進行“以銷定產”的數字產業化升級,通過提高信息系統實現精準分裝及庫存管理,利用標準化物流裝備提高作業效率,實現從物流產業鏈上游降低下游工業企業物流綜合成本。據悉,項目落地建成后,將在未來解決本地2萬人的就業問題,業務產值達到50億,增加稅收2.5億元。
“伴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大幕拉開,面向‘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夢駝鈴將充分發揮平臺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千億級別數字經濟平臺。”朱吉說。(記者 閆茜)